5月22日,蘭張高鐵蘭州至武威段外部供電線路全部投運,為該線路正式通車提供了可靠的電力保障。
22日凌晨兩點多,隨著最后一條電力備供線路投入運營,標志著蘭張高鐵蘭武段外部供電線路全部投運。
為滿足蘭張高鐵蘭武段開行的動力條件,蘭張高鐵蘭武段330千伏外部供電工程在沿線既有的6座變電站基礎上,新建了1座330千伏變電站和5座牽引變電站。此外,還新建了主供電線路5條、備用供電線路5條,線路長度總計171.5公里,提供雙電源供電保障。
蘭張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重大項目,是連接甘肅蘭州至張掖的干線鐵路。第一階段蘭州至武威段于2019年開工,全長194.3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蘭州至武威段通車后,蘭州到武威的行程時間將從3小時縮減至2小時以內,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國家儲氣能力建設重點項目——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正式投產
記者5月22日從國家管網集團獲悉,國家儲氣能力建設重點項目——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正式投產,年接收能力達300萬噸。這也是今年全國首個投產的新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項目。
來自澳大利亞的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瑪可瑪”號,在4艘拖輪的牽引下,在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碼頭靠岸后,順利完成6.6萬噸液化天然氣的卸載,標志著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正式投產。
國家管網集團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管理公司副總經理仇山珊介紹:“首艘液化天然氣船成功到港接卸后,我們將對站內設備進行調試,后續開始為周邊省份供氣。預計每年為福建、江西、湖南、廣東、浙江等地區增加3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供應能力。”
漳州液化天然氣一期項目建設了三座16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儲罐、一座8萬—27萬立方米液化天然氣專用接卸碼頭和4套高壓氣化外輸設施、10臺槽車裝車撬,每天可外輸1800萬立方米高壓氣,可裝運180輛槽車。300萬噸液化天然氣折合天然氣42億立方米,可滿足1300萬戶居民1年使用需求。
據介紹,漳州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投產后,將進一步提升天然氣儲運能力,形成福建省雙氣源環路供氣管網格局,進一步發揮“全國一張網”優勢。
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主控室正式啟動
5月21日,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式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的主控室正式啟動,標志著“玲龍一號”的系統設備進入安裝高峰期。“玲龍一號”也是繼“華龍一號”之后,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
主控室相當于核電站的“大腦”,是核電站系統和設備的監視和控制中心。隨著“玲龍一號”數字化控制系統網絡開始搭建并投用,在主控室內,安裝調試人員正通過各種監測設備獲得核電站區域內設備和系統運行情況,并根據這些信息對區域內的設備、系統發出恰當的操作和指令。
中核集團海南核電工程管理處副處長趙龍介紹,“玲龍一號”主控室設備相較于其他核電機組集成化程度更高、設備組成更簡潔,各項操作的安全性大幅提升。
“玲龍一號”是全球首個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審查的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堆,預計2026年建成。建成投運后,每年發電量可達10億度,可滿足海南50多萬戶家庭用電需求。被譽為“核能充電寶”的“玲龍一號”,更小巧、更靈活、更安全,用途也更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