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至20日,第六屆天然氣地球科學論壇在浙江省瑞安市舉辦,旨在共同探討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和技術問題,完善和發展天然氣地質學、地球化學等學科基礎理論,推動我國天然氣工業大發展。
本次論壇以“天然氣基礎研究與推動產氣大國建設暨慶祝戴金星院士90華誕”為主題。與會代表圍繞天然氣地質理論及應用、大氣田形成及主控因素、非常規天然氣地質學、非烴氣及天然氣伴生資源前景4個專題,對天然氣地球科學領域新成果、新進展和新技術展開深入交流和廣泛討論。
與會學者認為,煤成氣理論為我國天然氣的勘探開發指明了方向。煤成氣探明地質儲量的增長是我國天然氣累計探明地質儲量增長的主體。在該理論的指導下,我國在鄂爾多斯、塔里木等盆地建成多個大氣田。預計到2025年,我國有望成為年產氣量達2500億立方米級的產氣大國。今后要進一步強化地質基礎理論研究,支撐找礦實現新的突破。
戴金星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著名天然氣地質和地球化學家。他開創的煤成氣地質理論,推動了我國天然氣工業迅猛發展。天然氣地球科學論壇由戴金星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席,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主辦。來自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等油氣企業,以及中國科學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共計60多家單位的200多名代表參會。